毛坯房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
这些古代的诗词,读起来很亲切,如果我们穿越到当年,作者似乎应该就在我们身边。但其实他们大多都是做官的,而且动辄厅局级、师团级干部,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见不了他们一次。作诗或写文章,只是他们的业余技能之一,他们的正经工作,其实是做官。
如果我们以最开放的心态,接受抖音、快手,是不是可以把短视频看作我们这个时代的“唐诗”?
我觉得是可以的,问题在于,我们最缺少的,并不是短视频给我们的那一点点微醺的满足感,而是一栋有地基、有柱有梁、有墙有窗、结构完整的毛坯房,诗词、短视频、音乐、电影只能作为点缀和装饰。
学习是系统地追求对知识的理解。
现在,知识的获取已经非常容易了,甚至都不需要去百度或Google,只需要问一下Deepseek,就能获得非常精准的知识。这些知识像短视频一样琐碎、凌乱,即使你把它认真记在笔记本上、装进收藏夹里,不久之后也会被抛之脑后。
更令人绝望的是,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,我们的大脑却连沧海一粟都装不下。
幸运的是,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知识,无知也没有那么可怕。只要我们能持续思考,把积累的想法、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直觉,用这种直觉,就可以把正在做的事推进起来。
Things always seem to work out when we just do the next right thing. (Magic Tree House)
这个正在做的事,就是我们在建的房子,只有把读过的书、看过的短视频放进房子里,这些凌乱的知识才能转变成自己的直觉和能力。
把建造房子的过程如实记录下来,是一件有趣、并且有意义的事情。除了记录自己怎么做事,也可以观察身边那些优秀的人,认真记录他们是怎么建造房子的。这些记录,比读书、短视频更能启发自己和孩子们。
如果房子造的漂亮,记录自然珍贵;如果房子造的不咋样,或者没造成就塌了,用心的思考、对当时过程的描述、自己内心的感想感受也值得一品。
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 (李商隐《锦瑟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