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,部门组织了一次银川——中卫——青海湖的长途旅行,有一个景点是西夏王陵。当时认真看了遗迹和展厅,对至今尚未完全破解的西夏文字印象深刻,觉得这真是一个神秘的古国。几年以后,我忽然意识到,西夏?西夏不是宋辽时的吗?不就是李元昊吗?这个古国也没有那么古啊。

京良路改为快速路后,向西截止到南宫迎宾路,很长时间都是断头路。从这里经过时,我就会想象,断头路再往西,树林的背后,是什么地方?别有洞天?桃花源?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来,西边不远就是良三路啊,这也是时常经过的啊。

日常生活中,类似这种视而不见或没有意识到的常识,想来应该不少。近些天翻看《君主论》,潜意识里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种对常识的视而不见。

《君主论》列举了很多当时刚刚发生或正在进行的事件,君主们光鲜亮丽的外衣被撕破,使人们看到了他们是如何不择手段地利用人类自私、贪婪的本性、获取权力和维持权力的。君主们的“阴谋”第一次被毫无遮掩地摆在阳光下,但马基雅维利并没有妄加指责,只是冷静地从技术角度,论述了这种种“不道德”、甚至“不人性”行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。国内有不少人都觉得《君主论》就是一部“厚黑学”,成大事者必须“皮厚、心黑”。

李宗吾写“厚黑”,是窥破世情后的一时激愤,是文学创作,其原意是讽刺时事,近些年来才被反向解读、宣扬,这和《君主论》冷静、思辩的章法是完全不同的。

崇尚厚黑的人仿佛《围城》里的方老太太,“像一切教育程度不高的人,对于白纸上写的黑字非常迷信”,他们不善思考,稍有深度的东西就读不懂,难免断章取义。“厚黑学”就这样被他们搞成了“人间指南”,似乎人人都“厚黑”、事事有“阴谋”,动不动就是大人们“在下一盘大棋”。

实际上,各种学说发展到今天,几乎所有的事都自有一套章法和套路,火箭怎么飞上月亮、房价为何居高不下,都有成熟的理论支持,就像俄罗斯侵略乌克兰,乌克兰必然奋起反抗一样显而易见。大国较量,也都是“明盘”、“阳谋”,出的招数也都是可以预计的,二战时的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,盟军要怎么打,其实德国人、日本人大致也能猜到,但是美国人就是用实力去碾压,哪怕再来一次,德日也无力回天。

当然,并没有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的那么一套理论,学会了就可以解释一切、解决一切,也没有什么是永久的原则,在某一个阶段,你专注于解决的问题需要什么,你就应该去做什么,而不是预先定下几条原则或练习几条“秘诀”,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去适配一切问题。只崇尚某一种学说或崇拜某些人,也是一种迷信。

仔细想来,其实这种迷信某种学说的人非常多,而且,如今大多数人并不是读不懂或者没读懂才迷信,而是根本就没有读,比如《本草纲目》、《黄帝内经》之类,好像很深奥、很神秘,但只要去网上搜几段看一看,你就不再了。甚至,更可笑的是,现在网上流传的很多书单,如果列书单的人真的读了书单里的书,他就不会列出这个书单了,比如给小学生的书单中出现了《古文观止》、《红楼梦》,小朋友们能看明白吗?所以,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马列主义真理,先别急着崇拜,不妨找来几本书,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,马克思的道理也许深不见底,但文字并不难懂。

随着阅读量的增加,渐渐意识到,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,至少在当时,基本都是一帮半吊子,中学懂一点皮毛,似懂非懂,西学懂一点皮毛,似懂非懂,他们所谓的启蒙,就是宣传一些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来的有什么根据的概念,糊涂的宣讲者,糊涂的受众,糊涂的浪潮,完全是一笔糊涂账。 (@吴得宇)

罗翔不久前在网上读《理想国》,附会出许多道理,仿佛《理想国》已经可以取代《圣经》,为芸芸众生指点迷津。人一旦开始崇尚某种东西,眼界就被限制了,思考就有拘束了。这是一个陷阱,无论学识多么渊博、厚实,都有可能不经意间误入其中。《理想国》是西方哲学的起点,但其中的思想,在后来的很多书中都从不同角度被解读、延伸,也就是说,《理想国》并不是不可错过的,你不读《理想国》,也可以读懂亚里士多德,也可以读懂马克思,也可以读懂《君主论》。

“读懂”,其实是这么一个情况:在你绞尽脑汁解决问题的时候,恰好在某一本书中找到了答案。“读懂”,不是未雨绸缪,而是雪中送炭,甚至亡羊补牢。

从写书的角度来说,作者肯定希望突出重点,把最有用的知识、技能告诉读者;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,能跟上作者的思路其实很不容易,当我们需要反复琢磨每一个字的含义,才能勉强看明白作者在讲什么的时候,就说明我们的背景知识储备不够或阅历不足,在这种情况下,需要的不是咬文嚼字,而是读更多的书,积累知识,或者去做更多的事,增长阅历。

所以,“读不懂”不是由于智力低下、能力不够或方法不对,大可不必耿耿于怀,也完全不用担心因此而错过什么重要的“人生哲理”或“成功秘诀”。读书也好,寻访明师指点也好,都是形式,都是为了帮助思考和解决问题。只要能持续思考,把手上的事推向前去,不读书也是没有问题的。只不过,不借鉴前人经验,仅靠自己冥思苦想,往往事倍功半,尤其对于一些技术问题,不站在巨人肩膀上,也许一辈子都难有突破。但是,如果只是盲目读书,做事不踏实、思考浮于表面,就搞不懂书上这些东西有啥用或者怎么用。

我们其实很难从别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,所以历史上很多灾难都是反复出现的,经历过灾难的一代人逝去,下一代人几乎总还会重蹈覆辙,比如从非典到新冠,比如退林还耕,比如治沙、治水。只有切身经历,才能与前辈们心灵相通,才能真正“读懂”文字背后的思想。

2023年7月31日,受永定河分洪影响,致小清河桥(2016年建成)局部坍塌,五辆汽车落水,而旁边834年历史的卢沟桥却安然无恙。卢沟桥桥墩的平面形状俯视呈船形,北端迎水方向砌成楔形分水尖,长4.5-5.2米不等,约占桥墩的“十分”之四,用以迎击上游冲来的洪水。每个分水尖上加装了一条边长约26厘米的三棱形铁柱,俗称“斩龙剑”。又在分水尖的凤凰台上加压了6层厚达1.83米的压面石,第一、二层挑出于分水尖之外,其余4层逐渐向上内收,至顶上台面微微隆起,似琴面状。卢沟桥的这种结构有效地防止了桥墩受损从而造成桥体坍塌,设计非常巧妙。实际上,卢沟桥在历史上也多次被毁,最近一次是在清康熙三十七年(1698年)毁于洪水,因此,现存的卢沟桥是此后重建的,使用了约300多年。

有人说,GPT几秒钟就可以读完一本书,而且输出的内容看似思虑周全、逻辑严密。其实读书也是一种大脑的“体操”,而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、信息,在跟着作者的思路去联想、对比、判断的时候,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得到了锻炼。只读GPT输出的“干货”或者别人画出来的“思维导图”,看似“读懂”,其实只是选择盲目“相信”,也就是“迷信”而已,根本达不到“思维体操”的效果。绘制“思维导图”的过程,才是最重要的。

读书也不需要刻意“批判”,随着持续、大量的阅读,“好的”、“差的”,“有道理的”,“有用的”等等这些批评、判断是自然形成的。

就像《君主论》,通篇都在教唆读者“自私自利”、“心狠手辣”、“唯我独尊”,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后才知道,原来书中所述,就是“真实的”人类社会常识,只是,几千年来,我们都选择视而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