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耳其路边店的伙计小哥特别帅,各种语言都会说几句。他问我I am going的德语是不是ich bin gehen,我说不对,德语没有现在进行时,顺带教了他几句。最后他笑问“我就这样一点点学,肯定能学会德语对吧?”认识不少“文化程度不高”的人都是依靠这种态度掌握了外语,反倒是一些高学历的朋友心理障碍很大。 (@FreiheitYu)

我们究竟是怎么学习知识的呢?按照课本上的顺序,一页一页读下来,或者一节课一节课的听下去,就可以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吗?

好像并不是这样的。

好奇心是初学者最单纯的动力,尤其是刚刚接触一个陌生的领域时,往往需要死记硬背,偶尔听到或看到一个知识点,觉得好玩,记住了,过一段时间,又发现一个好玩的点,这样过了几天、几个月,甚至几年,突然发现其中很多点之间似乎是有关系的,再去看相关的课本、资料,就能系统化的理解这些内容了。

如果是要主动了解某个领域,拿到资料后,不必从第一页开始死磕,而是随意浏览,翻看自己能看懂的段落,记住有意思的细节,从这些具体的细节出发,和自己的阅历和经验比对,分清事实和观点,逐步抽取资料中有价值的内容,就可以理清其相互关系了。知识的获取,就是这样从自己最熟悉、最感兴趣、感受最深的点出发,累积成一条线、一个面、一个立体的结构。

类似的,想要了解一段历史,读历史书,不如先去看那个时代或关于那个时代的有趣的散文、小说、戏剧、电影,甚至绘画、遗迹;想了解一个人,听他的自述或读他的传记,直接接受盖棺定论,不如先去涉及到他的文字、影像里,从侧面了解他,这样才更准确。比如说鲁迅,鲁迅的文字也好、传记也好,给人的印象是压抑、刻薄、愤青,可是他对儿子的管教,却远不及邻居茅盾那般严肃和严格,甚至有一天,鲁迅对茅盾讲“把你儿子借我用一下”,茅盾一头雾水,后来才知道鲁迅带孩子们出去看电影找乐子去了,鲁迅其实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儿。

补充一点,读新闻也应该掌握这个技巧,不要只顺着作者的思路,而应关注新闻稿中提到的非主线信息,这些信息往往更真实。比如老雷对《二舅》的解读,就读出了很多令人绝望的事实。

以前不理解《史记》被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意思,翻过一点《二十四史》后发现,司马迁并不是只写事实和干货,而是把自己对人物、事件的理解也写进去了。我一直觉得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,其最关键的就是表达“准确”,这种准确,不是原原本本地还原事实本身,而要把这些事情给人的感受表达出来。《史记》做到了,太史公虚构了很多细腻的场景,也许和历史事实不符,但准确地把他自己对整件事情的感受传达给了读者。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、《明史》也有类似的段落,但其他的《二十四史》就做不到了,基本就是枯燥的流水账、档案。

国内的大部分课本都是枯燥、晦涩的手册、档案,干货太干,缺乏细节,没有灵魂,自学是根本看不懂的,更谈不上活学活用。要真正看懂物理、化学、经济、金融、管理这些学科,还是得直接读发行量大的英文教材。这些书往往很厚,但是,其中有很多有趣的细节、有作者的坦诚、也有大师的偏执,你会发现,枯燥的干货背后,是丰富的事实、阅历,以及深入但不难理解的思考,你还会发现,知识的前沿,并不系统,也不清晰,甚至难分对错。

费曼的《物理学讲义》、彭笑刚的《物理化学讲义》、曼昆的《经济学原理》、希勒的《非理性繁荣》、克莱门斯的《成功的项目管理》,都是这样的教材,书中有知识,更有思考。在手机已成为人类大脑外延的今天,知识获取非常容易,我们要学的是系统化知识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,拥有了这两种能力,就可以触类旁通。

有次进了一个新的圈子,彼此都不是很熟的时候,为了增进感情便闲聊了起来。

谈到兴趣爱好,我不以为意地笑笑说自己兴趣爱好广泛,但大多三分钟热度。

那时候我习惯性地觉得“三分钟热度”是个常用的贬义词。

但是那一次——那是二十几年人生中唯一一次——那个希伯来语专业的前辈沉默了一下,回了我一句:“没关系的。有三分钟热度,就有三分钟收获。”

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。只是如果我将来有孩子,有学生,有任何人,在犹豫是否应该尝试并需要我的开导,我就要说这句话。(知乎·溴化银)

好奇心驱动的“三分钟热度”是这一切的起点。珍惜这三分钟的热度,废寝忘食,尽量多了解一些感兴趣的点,哪怕不系统、不准确、不持久,毕竟,有三分钟投入,就有三分钟快乐、三分钟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