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一代或更早的一代人,都喜欢结实的东西,耐用的雨伞,实木的家具,以及摔不烂的铁饭碗。

大学时候,看一部港剧里,一名老人向新任经理介绍公司的产品说:我们的伞,特别结实,坏了免费包修,能用一辈子!年轻人脸上的笑容消失:大伯,那买伞的人岂不是越来越少了?我们的新产品卖给谁呢?老人迟疑了一下,继续说:我们的伞,特别结实,你看……

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,持久、耐用的东西未必就是好的。

后来,我又知道,一般来说,酒店每隔四年左右就会翻新一次,因为旧的东西怎么修都是旧的,不如推倒了重来。

宜家的家具设计感很好,组装简单,但并不耐用,买过一个小桌子,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水泡出一个鼓包,感觉他们的质量真不咋样。之后去逛附近的家具市场,看着庞大、笨重、豪华、昂贵的实木沙发、桌椅,忽然领悟:一件家具而已,用坏了就扔,直接换新的,成本并不比耐用的实木高。

没有什么是天长地久的,包括我们的兴趣、决心。

有次进了一个新的圈子,彼此都不是很熟的时候,为了增进感情便闲聊了起来。

谈到兴趣爱好,我不以为意地笑笑说自己兴趣爱好广泛,但大多三分钟热度。

那时候我习惯性地觉得“三分钟热度”是个常用的贬义词。

但是那一次——那是二十几年人生中唯一一次——那个希伯来语专业的前辈沉默了一下,回了我一句:“没关系的。有三分钟热度,就有三分钟收获。”

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。只是如果我将来有孩子,有学生,有任何人,在犹豫是否应该尝试并需要我的开导,我就要说这句话。(知乎·溴化银)

如果已经失去兴趣和动力,为什么还要坚持不懈呢?世界那么大,选择这么多,人生这么短,不妨随性一点。

比如读书,一本书读了三分之一,读不进去,那就丢掉,去读更感兴趣的书、做更感兴趣的事。

比如做事,每三个月就换个方向,挑战一些不同的新东西,增加人生的选项,这不比闷头坚持做一件事更激动人心?

尤其是遇到难题的时候,“不要和问题纠缠不休”,解决它,绕过它,摆脱它,就是不能被它拖住、拖垮,我们是要把自己目标内的事情做完、做成,做到可以接受的程度,不是要把每个问题都搞透彻。

中国人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典籍资料,后人就此皓首穷经,试图从中“究天地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。

我曾经花了很长的时间,想从这些老祖宗的故纸堆里寻找智慧,结果发现的多是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之类假大空的废话和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的欺术骗术,实在算不得格物致知的学问。

实际上,自从十九世纪科学大发展以后,这些古书中所包含的思想,就沦为管理学、经济学、政治学等系统理论的很少一部分内容,而且散碎、不成体系、不知所云。古书读的多了,往往“笔下虽有千言”,却“胸中实无一策”。

比如说,当我看到美国人搞的PERT时,一下子就知道像登月这么庞大的项目是怎么规划和管理的了;看到google的OKR时,就知道了现代公司是怎么试图激发员工积极有所作为的。

再看看所谓“红学”、书法、手账,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而沾沾自喜、反复渲染修饰,其实这些小问题根本无关紧要,大多数人完全不关心不在意。

新鲜的东西很多,不要固守自己熟悉的一隅,多多接触不同的圈子,才知道世界多么广阔,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天长地久其实只是无知和迷信。

而所谓科学,也不过是暂时没有被证伪的假说而已。科学是思想,是方法,是技术,但无论如何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。

科学只是一套研究问题的方法,其核心就是如何纠错。但国内有一大帮反科学文化人,错误地认为科学就是金科玉律,然后以科学史上的错误为由头,反对科学这套行之有效的思考方法,试图另创一套基于“老祖宗智慧”的价值体系,这就是“熟鸡蛋变生鸡蛋”闹剧背后的真正原因。(@ayuan1000)

认识到这一点,就能更好地把握做事的心态。当前所做的事情,所遇到的难题,所受的煎熬,都是暂时的,无论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应付,它都会过去。但是,旧的问题过去,总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。

The future is now.

既然如此,何不投入一点耐心、认真对待当前的难题呢?细致地分解问题,寻求每一步骤的处理方法,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渐提升。

另外,应该把每一次做事都看做是刷新自己和提高自己的一次机遇。面对这样的机遇,既要充分利用过往的经验,也要抛弃成见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去分析和解决问题,这样才可以不断成长。“有的人20岁,就已经历经沧桑。有的人50岁了,还是个老傻子。”原因就在于不同的处事心态。

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rest of my life. (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)

如果真的要往一个方向走的话,为何不朝这个对的方向走呢? (Elon Musk)

一步一步地往正确的方向走,不嫌慢,不怕出错,偶尔问问自己:这是正确的方向吗?这件事做完可以帮助自己更接近目标吗?

如此丰富自己的阅历,积攒关于这个世界的经验,甚至不必留下自己的痕迹。

人生的趣味,仅此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