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车去宜家的路上会路过一个机械零部件市场,外墙有很多广告,每次走到这里看到轴承的画报,我都会想:为什么国内就造不出德国那么高品质的轴承?技术的难点到底在哪里?假如某个公司全力攻关,能不能解决这些难点?

反复思考之后,我逐渐认识到,技术的难点难以攻克,问题往往不在这个技术专业本身。比如说,我们要做某种有机材料,配方中有一种树脂,但这种树脂国内做的纯度不够,因为要做纯需要用到更高级的设备,这种设备又需要某种牌号的合金,这种合金的配方我们没有搞明白……就这样,一环扣一环,像一团没有头绪的线团,无法下手。

那么,搞不定的技术只能买了吗?全都买是不可能的,何况技术还在持续更新。实际上,技术要发展,必须要冒险,想等完全成熟再应用,可能会永远等下去。我看国外火箭技术的发展史,失败非常多,而且最后成功也莫名其妙,可靠性不高,只是为战争情势所迫,只能带病出征,在实战中一点一点改进。二战和冷战期间,原子弹、卫星、超音速、大火箭、计算机、集成电路等等新技术大都是像被打坏的约克城,问题很多,但还是在中途岛前线立功了。这波技术浪潮至今虽余波未尽,冒险精神却已大不如前,比如土星五号,比如协和超音速客机,都几近失传。

还有就是技术人员本身的问题了,二战结束后,冯布劳恩被美国人重用,才搞出来土星五号,才有后来的登月,布劳恩之后,大火箭技术又停滞了。对大型工程的管理本身也是一种技术,技术的研究需要耐心和技巧,其中技巧尤其重要

国外先进的技术也是一点一点积累而来的,公开的AD、NASA报告中有很多详细的第一手研究资料,有些项目每月提交两三页简报介绍进展情况、遇到的难题、后续的工作安排等等,可以看到这些研究人员真是细致入微,有时候大半年都在调试一个简单的测试仪器,有时候会对不同厂商的原材料反复验证对比。

另一方面,报告中不断会冒出一些“神来之笔”,比如某试验材料的性能总是波动很大,找不到规律,他们引入统计学进行工艺筛选,加快了研究的进程。这种统计学技巧就体现了他们的研究能力,如果按部就班地把所有工艺参数都验证一遍,时间和经费都不允许,也未必能得到理想的结果。

再回到问题之初,技术的难点往往源于技术体系的不完善,这是少数几个人或几家研究机构无力改变的,但总是可以找到一些技巧,把所需要的东西做到基本可用的水平,也许关键问题依然没有解决,也许做出的东西并不完善,不过,既然这东西用得上,就能挣钱养活自己继续发展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