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时事新闻,我常常惊叹人们能够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大事件,有时候又非常好奇: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些人乐此不疲?

2014年左右,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,俄罗斯连续提高出口乌克兰的天然气价格,并要求支付拖欠的费用,乌克兰政府辞职,留下一个烂摊子,“亚采纽克”频繁出现在各种场合处理危机,引起我开始关注是因为他曾宣布辞职但没有被议会(拉达)批准,我很好奇:甩手不干,怎么都会这么难?

读小学和初中时,“内塔尼亚胡”是我能记住的为数不多的时事人物之一,这个人给我的印象是“强硬、步步紧逼”,后来他逐渐淡出国际事务,直到2010年——我读完大学开始工作之后,又突然“高调”地冒出来了。我不禁感慨:能玩转中东乱局的,难道就只有那么几个人吗?

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组织,需要有人主持事务,其中有些人是被迫应付局面,骑虎难下,也有一些人则顺势而为,力图有所成就。但组织的运转似乎并不依赖于这些“大人物”,萨达姆被抓了,伊拉克新政府很快就组织起来,穆巴拉克下台了,埃及并没有乱;也不依赖于某个特定“团体”,美国两党理念不同,轮流执政,一片欣欣向荣,伊斯兰革命,伊朗从世俗到伊斯兰化,动荡了一下,局势很快稳定,即使苏联解体,各独立国百姓一度水深火热,但国家机器并没有被摧毁,俄罗斯甚至还出现了普京这样的政治明星。

这些国家之所以动而不乱,可能是因为有“组织基础”,也就是底层的组织形式相对稳定,即使城头变幻,打官司还是要找县太爷,税赋徭役照纳不误,杀人越货还是会被抓起来。

2018年底,比利时政府集体辞职,直至今日依然“无政府”,只有临时的“看守内阁”处理“日常事务”。这也是个挺神奇的现象,一方面,这个国家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为大家做点事,另一方面,看来没有总理,官僚体系也能够照常运转。

一个公司、一个团队的运转也是这样,团队中大多数人似乎庸庸碌碌,可有可无,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,少了几个无所谓,只要工钱够他们勉力生存,很快就能找到替补,但正是大量这样的人维系了组织的持续运转。

2013年,美军兵临城下,萨达姆政府的新闻部长萨哈夫奉命“留守”巴格达,每天穿着整齐的军装,在镜头前冷静地向全球媒体通报敌人陷入伊拉克“天罗地网”的战场形势,甚至迫使美军推迟一天攻城。战争结束,萨哈夫投降,美国人发现他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,就把他放了。后来萨哈夫移民阿联酋,受聘于阿拉伯电视台,成了真正的“名嘴”。

不过,一个团队要想持久和壮大,总需要有人站出来做决断,协调内外资源和做事的节奏,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具备这种能力的。团队信任某一个人,给他权力,是因为他“有办法”,能够冷静地做事,能够解决问题。

大学期间,日本正值多事之秋,首相一个一个的,上去又下来,上去时信心满满,下来后狼狈不堪,这其中就有现任首相安倍晋三。安倍晋三再次出山曾去父亲坟前发誓,称自己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半途而废了,他果然没有食言,超过伊藤博文、佐藤荣作和桂太郎,成了日本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。安倍虽说是“官三代”,却并不养尊处优,此人能屈能伸,早期锋芒毕露,后来手腕逐渐圆滑,跪舔特朗普,在媒体上自嘲,给人一种小丑的印象,但面对危机,态度积极,有担当,比欧洲那些官僚政治家强多了。

作为社会的一员,开头或许会很困难。也会有很多痛苦的回忆。但是对于大家来说,每一次的经历一定会成为未来成长的动力。

我希望不论是什么样的试炼,大家都能坚持下去,然后成为优秀的公务员,实现自己的志向。

钢铁即使被捶打、被水浸、被火烧也不会退缩,但如果放置不管,它就会因生锈而无法使用。

钢铁会因锤锻而焕发光彩,也会因怠惰而锈迹斑斑。

人的志向也是如钢铁一般。希望大家不忘初心,励志笃行,永远保持高扬的志向。(安倍晋三,在日本第48届全国公职人员联合入职培训开幕式上的讲话,2014年4月2日)

这些“有办法”的人确立了组织的形式和运转的规则,使之能够稳定、持久,而不会被轻易破坏和摧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