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方法学”
“方法学”和时间管理、鸡汤文学一样,是成功学的一个分支。下面简单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学习、工作“方法”,以后看到类似的“专著”,也可以发表一点议论了。
艾宾浩斯遗忘曲线
遗忘先快后慢,艾宾浩斯把这个过程画成了一条曲线,如果遵循这条曲线的趋势,及时回想和复习,就能有效提高记忆效率。
根据艾宾浩斯曲线,有些“专著”定了个“复习点”:5分钟,30分钟,12小时,1天,2天,4天,7天,15天;还有一些软件或APP提供了周期性的“复习卡片”。
番茄工作法
番茄工作法的基本操作是这样的: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,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,专注工作,中途不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,直到番茄时钟响起,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(5分钟就行),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。
其基本思想是,把任务分解成在一小段时间内可以集中精力完成的子任务,然后“个个击破”。
费曼技巧
来自对费曼的一次采访:
我们读关于恐龙的部分,书上可能讲雷龙或其他什么龙,或者暴龙,书上会说:“这家伙有25英尺高,脑袋宽6英尺。”这时父亲就停下来,说:“我们来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假如它站在我们家的前院里,它是那么高,高到足以把头从窗户伸进来。不过呢,它也可能遇到点麻烦,因为它的脑袋比窗户稍微宽了些,要是它伸进头来,会挤破窗户”。(《发现的乐趣》)
避免使用术语、行话等复杂词汇,而只用通俗、有条理的语言来解释一个知识点,使小孩子都能够听懂,这就是费曼技巧,费曼强调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是“理解”,而不是“记住”。
西蒙学习法
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尔伯特·西蒙(Herbert Simon)教授认为:一门学问可以拆分为大约5万个信息“块”,如果1分钟记忆1“块”,那么5万个信息“块”需要1000个小时,以每星期学习40小时计算,掌握这门学问就需要6个月,所以,“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,只要真正肯下功夫,在6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。”
这种方法被称为西蒙学习法、锥形学习法,可以概括为4个步骤:
-
选择一门学问。
-
拆分这门学问,拆分到可以比较容易学习为止。
-
持续学习6个月,各个击破每个被拆分的小部分。
-
掌握这门学问。
该方法的核心是“拆分”,将陌生、复杂的问题拆分为熟悉、简单的问题,然后集中精力、逐一搞明白这些简单问题,这么做便于看到学习成果,有利于形成正向反馈和激励。
SQ3R五步读书法
这个在国外有些大学的网站上可以看到,是一种阅读教科书的通用方法:
-
Survey: 快速浏览全书或要阅读的章节,包括封面、序言、目录、各级标题、附录、致谢、随意翻到的段落、图表等等。
-
Question: 提出一些问题,可以是事实性的,也可以是论证性的。
-
Read: 通读,积极批判和评价所读内容,尽量不要回读、做标记或记笔记。
-
Recite: 回忆,记下主要观点或印象深刻的细节。
-
Review: 按以上步骤,再读一遍。
SQ3R非常适合自学,操作灵活,扩展性很强。国内有个“洋葱阅读法”,应该是在SQ3R的基础上发挥出来的。
透析法学英语
“透析法”来自《把你的英语用起来》(伍君仪),和“背单词,学英语”不同,这种方法要求大量泛读,“每两页查且只查一个生词”,其核心思想是“把英语用起来”,在学习所读内容的同时,掌握生词。其实,我们从小学习汉语基本上就是这样做的,估计很少有人真正背过新华字典吧。
学习任何东西都是为了“用”,在“使用”中学习的效果应该不会差。
康奈尔笔记
把一页纸分成三部分:先画一条横线,下部1/5为总结栏,上部再画一条竖线,左部1/4为线索栏或提示栏,右部为笔记区。和康奈尔笔记配合的是5R笔记法:
-
Record: 听讲或阅读过程中,在笔记区尽量多记论据、概念等内容。
-
Reduce: 将笔记区的内容提炼、概括,记在提示栏。
-
Recite: 遮住笔记区,根据提示栏回忆相关的内容及其细节。
-
Reflect: 思考所学内容,在总结栏记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延伸内容。
-
Review: 快速复习笔记,主要看总结栏。
康奈尔笔记强调的是“思考”,比费曼技巧的“理解”更进了一步。类似的还有东京大学笔记等,需要指出的是,这类笔记应该用“笔”写,不要用电脑或平板。
一元化笔记
日本作家奥野宣之说:
如果整理信息的方法繁冗拖沓,是无法坚持下去的。
无论是读书、听讲的笔记,还是大脑中一闪而过的想法,或者日常的清单、账目、备忘录等等,他都按顺序记在一个笔记本上,唯一的索引就是时间。
这种方法成本极低,非常灵活,而且所有的内容都记在一处,不易丢失。
子弹日记
子弹日记(bujo, bullet journal)将记录分为未来记录、每月记录和每日记录,这些记录用特定标记区分:“·”表示要完成的任务,“○”表示已发生或未来有固定时间节点的活动、会议等事件,“-”表示观点、想法、备忘等。
子弹任务有5种状态:待办、迁移、计划、完成、舍弃,分别用“·”, “>”, “<”, “X”, “task”标记。
子弹任务的状态可以改变:任务完成后,将“·”改为“X”; 当日任务没有完成,将“·”改为“>”,并抄写到次日的记录中; 任务被推迟的次数太多,考察任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,如需要重新计划,用“<”标记,并抄写到未来记录或次月的记录里,如该任务可以舍弃,则画横线“task”删除。
“>”表示任务迁移,除了上述的延迟外,每个月的第一天考察未来记录中的待办任务,把可能在本月完成的任务抄到月度记录中,并在未来记录做“>”标记;在每日规划的时候考察月度记录,把需要在当天完成的任务迁移到今日记录中,并在月度记录中标记“>”;“>”还可以用于标记迁移到专门的笔记本中。
可以把“>”和“<”看作索引标记,根据箭头能够追溯、跟踪和反思某一项任务,从而确保写下来的每一项任务能够闭环,避免遗忘或遗漏,对于不必要的任务则应大胆舍弃,这是子弹日记的核心思想。
卢曼卡片盒
一种笔记方法,用于构建自生长的知识网络,来辅助思考和输出。几条原则:
-
Garbage in,garbage out :慎重对待你将要记录的信息,评估是否将其纳入你永久的知识网络之中。
-
重述而不是记录:所有的笔记都应该经过自己的重述,而不是单纯的记录。
-
原子化:以卡片为单位记录笔记,每张卡片应当包括足够的信息以使其可以被单独理解。
-
创造关联:尽可能的创造不同卡片之间的关联,并补充对应的上下文。
思维导图
思维导图是将各级主题用带颜色的线条、框图画成一棵“树”。
这玩意儿看似厉害,实施起来却比较麻烦,时间成本高,效果也很有限,但它和一元化笔记并不矛盾,可以针对某个主题,画一页思维导图。
手账和思维导图有很多相通之处,都被小清新们用来比拼炫技。
还有一种“记忆宫殿”,比思维导图更加形象化,来自史景迁的《记忆宫殿》,主要内容是利玛窦的“西国记法”:“以本物之象,及本事之象,次第安顿于各处所”。
头脑风暴
头脑风暴(brainstorming)是指集中一组人针对某个问题产生想法的过程,每个人简练地发表自己的想法,不做解释和评判。头脑风暴的核心思想是自由畅想,不论大小、不评估可行性和实施方法,绝对禁止在风暴进行时批评自己或他人的任何观点,即使最荒诞的设想,也应如实、完整记录,以尽可能多地获取想法。
头脑风暴看似简单,却不容易做好,关键在于“禁止批评”的原则能否真正落实。
一万小时定律
这条盛极一时的“定律”来自格拉德威尔的《异类》:
不管做什么事情,坚持一万小时刻意训练,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。
一万小时定律强调的是不能急于求成,要系统学会一门学科或掌握一项技能,长期刻意练习是必须的。
吸引力法则
如果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,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、事、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。
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和社会现象,如果一个人经常想着某一件事,那么他的行为、他平时关注的东西、他的思维就会以这样的事为中心。比如一个人很喜欢“吃鸡”,那么他自然就会慢慢认识越来越多“吃鸡”的网友,志同道合的人会互相接近和吸引。
这是构建自己小圈子的社会学原理,一个高质量的圈子有助于自己快速成长。
很多公司都会发明自己的小工具小技巧,如麦肯锡、埃森哲等笔记方法,SWOT、波特五力、PERT、CPA、甘特图等分析方法,BSC(平衡计分卡)、KPI、OKR、scrum、Kanban、6Σ、5S等管理方法,被其它公司借用后,逐渐复杂化或程序化。实际上,这些东西并不神秘,也不是什么万灵丹,仅仅是前人为特定项目发明的工具而已,而且,大多数人也只是在形式上模仿,并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这些方法所蕴含的思想。
盖尔曼上第一节课,跟学生讲,这世界上教物理的有两种方法,一种是隔壁班费曼的教学法,我用的是另一种方法。
学生好奇的问:费曼是啥方法?
盖尔曼答:写下问题,盯着它看,努力思考,然后写下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