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回故乡,见到初中时的班主任,已两鬓斑白,不过还没退休,现在不教语文了,专门给学生讲《弟子规》。听到初中的同学们要用一个学期学习弟子规,我很是诧异。

后来细想了想,自我安慰:还好不是直接教“二十四孝”。《弟子规》也是围绕“孝”展开的,在古代,这种“孝”是父母用来“管教”子女的,其实是一种过时的观念。如今,人和人之间,包括父母和子女,应该以更为现代的“自由、平等、博爱”之原则相处。

《弟子规》被包装为“国学经典”、“古典文化”进行推广,那么,这些“典”究竟价值何在呢?

“古今文学之变,常由俗而雅”,最典型的如诗经和宋词,都是当年的流行歌曲,到了现代成了古典文化,还有水浒、西游、三言二拍,其实就是明代的故事会。

一次碰到个滴滴司机,说他十几年前还继承了些家产,后来做生意屡做屡败,现在当司机了,除了工作就爱看书,我肃然起敬,问他看什么书,答曰我不喜欢看主角一路打怪升级的,就喜欢看主角出场或者前几章一个奇遇就秒天秒地的。。。 ( @刘昭在路上 )

我想说的是,读书并不比K歌、跳广场舞更高雅、更有品味。

即使是论语、道德经这样的经典,你觉得老先生讲的很有道理,深以为然,也不过是愉悦身心而已,这和听了一首动听的歌是一个道理。听歌不能发家致富,读书也不能建功立业。

所谓的“典”,就是大家经常会想到、会引用的东西。编纂成册就是经典,时间一长就成了古典。这些东西不应该像以前的八股秀士一样摇头晃脑地“吟诵”,而应该像戴建业老先生那样“说”出来。戴先生讲陶渊明,讲李白,讲苏东坡,都是像聊天一样自然,就连口音也显得可爱。

当你熟悉了这些“古典”,就会发现,古代社会的秩序并不比现代差,我们和古人一样,都是饮食男女,现代人并没有变得更聪明、更高尚,就连审美和情趣都没有大的变化,古人喜闻的“俗”,我们依然乐见。

只不过,当年的民间小调,到底不如我们这个时代的MV更新鲜、更刺激。

古典就好像唐三彩,绚丽、精致,却是从坟地里刨出来的,把玩把玩还可以,要是摆在桌案上、床头边,就有点不合适了,试想,谁会把花圈挂在家里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