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课本上大肆批判形而上学,一力推崇辩证法,却始终没有明确什么是形而上学。

“形而上者谓之道”,出自《易经》,“形”指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听得到的东西,即经验之物,形而上,就是经验之上。

日本学者井上哲次郎将西方哲学中的 metaphysics 翻译为“形而上”,后来被汉语借用,我们现在所说的形而上学,其实就是指 metaphysics 。从这个单词的构成来看,其原意似乎是“超物理学”,也就是隐藏在物理学之后的东西,“物理学原理”,试图从物理学中提取出一些永恒不变的真理,掌握这些真理就可以推导、计算、预测宇宙万物的运转规律。

这里所说的“物理”是广义的,包括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、经济学等一切经验科学,而“物理学原理”,也就是形而上学,包括哲学、数学、宗教等。

中学课本上批判形而上学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,指的就是形而上学认为事物运转背后存在某种永恒不变的理论、真理。很多优秀的学者都相信自己所研究和思考的主题存在“形而上”的内容,因此才努力将自己具体经验之物进行抽象处理,以期形成一套普适的、可以自洽、对事物有预测功能的理论。那么应该抽象到什么程度?抽象得到的理论是不是正确?纯粹理性的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流于诡辩,给出的答案往往都是一些找不出错误的大道理,不实用,没有可操作性。

证伪主义给出了非常易于操作的解决方法。

科学研究上最常用的“归纳法”是一种试图“证实”的方法,得出的结论其实是不可靠的。比如,我们在亚洲和欧洲见到了很多天鹅,发现都是白色的,于是就归纳出一条结论:“天鹅都是白色的”。当我们来到澳大利亚,见到一只黑天鹅时,这条结论就不再成立了,也就是被证伪了。

证伪主义认为:科学的理论是暂时没有被证伪的假说

对于科学而言,理论越具体、越精确,越容易被证伪,就越有效,对事物的预测就越准确。比如根据“天鹅都是白色的”,如果有人说“我今天早上看到了一只天鹅”,你会立即预测“它一定是白色的”。不可证伪的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,却往往都没有用。

不接受证伪的理论一定是有问题的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可用于解释任何心理现象和行为,却难以做出精确的预测,即使预测失败,也可以在它的理论架构内重新给出解释,这种解释一切而不接受证伪的属性,使得精神分析的研究数十年停滞不前,逐渐丧失了活力,最终被现代主流心理学家淘汰。

读书时应该注意它所提出的学说、理论、观点是不是接受证伪,比如所谓国学,比如各种鸡汤文字,比如中信的畅销书,都是不接受或不可证伪的。对于这些形而上的内容,不宜花费太大精力去思考或批判,更不要期待读过之后能醍醐灌顶、灵光乍现。如果真有此经历,“灵光”更可能来自你的内心,是你从生活、工作中逐渐领悟的。

科学的理论总是具体和精确的,形而上学试图凌驾于科学之上,为了包罗万象,只能含糊其辞甚至故弄玄虚。也许,形而上的讨论永远也不会有结果,不如用有限的人生做一点可证伪的学问。